我國每年有近1000人遭雷擊死亡,雷擊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近10億元,雷電災害已成為僅次于暴雨洪澇、地質災害的第三大氣象災害。
我國雷電災害主要集中在6至8月份,東南沿海地區是雷災的高發區,另外中西部一些山區雷電災害也較多,包括貴州、四川、重慶等易發生局地強對流天氣的山區。雖然一個人遭遇雷擊的可能性非常小,但因其發生頻率高,分布范圍廣,從全國或全球角度講就變成一種高影響天氣事件。
目前對于雷電的準確預報應該說還處在探索階段。一般通過強對流天氣的預報來預報雷電。對于定時定點預報雷電,困難還是比較大的。0至2小時雷電的預警,應該說在短期之內可以有比較好的預期。
想進一步揭開雷電的秘密,就必須發展“人工引雷”技術,我國是繼美國、法國之后全球第3個實現了人工引雷技術的。人工引雷就是把雷引到特定地點,同時集中現代化設備對雷電進行直接觀測和研究。
做人工引雷,首先要有起電的云——雷暴云,科研人員向雷暴云發射一種專門的小火箭,小火箭的尾部拖著一段比較長的金屬導線,相當于把一個比較長的導體引入到空氣當中,增加大氣對地放電的概率,發射火箭的時機,要靠科學的判別和經驗。
人工引雷技術將使人類逐步認識雷電、利用雷電。比如,雷電帶來一個強大的電磁場突變,可能造成物種基因突變,可以為育種實驗創造條件。科研人員在北京延慶做人工引雷時,附近地里的雙棒玉米就特別多。
強烈的閃電能把通道中的大氣電離,產生氮化物,雷多的地方氮肥多。再如,為了測試避雷針或者是一些防護設備是不是能夠有效地防雷,可以利用人工引雷來做一個測試,進行評估。
全國服務熱線
16653209827